
农村养老问题怎么解决?如今终有人“发声”,5.4亿人将受益!
发布时间:
2020-07-13 09:30
来源:
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,医疗技术的进步,人们的寿命随之增高,人们对于健康越来越是重视。而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所面临的重要民生问题之一,随着养老消费需求的逐渐旺盛,如何养老更被人们所重视。
首先,被人们所看重的就是养老金,我国的养老制度在不断修订和完善。越来越多的老人可以得到养老金,不会为了年老后没有工作收入而发愁。但是提到养老金,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是,只有企事业单位的职工才可以领取养老金,每提到养老金都和农民无关,这部分似乎被“遗忘”了。
随着城镇居民养老保险的推出,按年缴费15年,年满60周岁,可按月领取养老金。不过,农村老人每个月可以领取的养老金大概为100多块,每年大概2000元左右,而且为了避免冒领,需要每年进行身份认证。但是,每个月仅仅200元的养老金,确实是有点低了,生活会较为困难,不得不继续劳动,或是找子女补贴,要不然很难正常维持生活。.
对于这一问题,很多人也发出疑问,农民的养老金就不能提高吗?农民就不能实现老有所养吗?并不是这样,社会在不断向前发展,养老体系在不断完善,形成了以城镇职工社保养老为主体,城乡居民社保养老保险为辅的保障体系。但养老体系仍需要不断完善,真正解决人们的养老问题。
今年的这次两会,终于有人站出来为农民发声!
今年5月21日,全国政协委员王学坤提出了自己的建议:建立农民退休制度,让65周岁以上的农民能够“洗脚上田、老有所养”。王学坤委员提出的“建立农民退休制度”立即引发了舆论热议。
大多数人同意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制度,很多人认为农民也是在辛辛苦苦工作、打拼,为社会的发展贡献上自己的一份力。尤其是很多大城市人不愿意做的脏活、累活、苦活,都是由农民工来完成的,应该为他们的老年生活做保障。但也有人反对这一问题,在他们看来如果农民自己不缴纳养老金,在退休后就直接领取,那就会加强国家财政压力,甚至是难以支撑。那么,农民退休制度究竟应该存在吗?
在我认为,给农民发放养老金是必要的,不过不是直接给农村发放。既然企事业单位的职工都可以领取养老金,为什么农民不能呢?从客观的角度来看,农民实际上也是一种职业,农民工甚至会比城市居民付出更多。中国至少有5.4亿农民,每年为全国生产粮食6.6384亿吨。
特别是在当今社会,大多数年轻人离开家乡到大城市谋生,家里只剩下老人单独生活,农村养老是个大问题。此外,人口老龄化变得越来越严重。因此,这个时候,对于农村老年人建立养老保险制度,是毋庸置疑的,给农村老人一个养老保障。
针对这些问题,我国城乡医疗保险以及城乡养老保险也在不断完善中,农民每年按照对应的档位来缴纳养老保险,各地方政府针对不同的缴费档位还会有一定的财政补贴,除此之外,农民到了退休年龄之后,国家还会有一个统筹资金。
对于养老金你是怎么看的?在我看来,年轻时按时缴纳社保,在年老退休后有养老金可拿,可以为自己的生活做一个保障,同时减轻家庭压力,是很有必要的。
上一页
上一页
相关新闻